
一、民法典非婚家庭财产如何分配法律规定
非婚家庭财产分配需分情况处理,要根据财产性质、双方约定等因素,按照相应规则进行分配,产生纠纷可通过多种方式解决。
根据民法典规定,在非婚家庭财产分配方面,一是同居期间共同所得收入和购置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。能证明是一方财产的归一方,不能证明的按共同共有处理,分割时会考虑双方对财产的贡献。二是一方个人财产,如同居前拥有的财产、明确只归一方的继承或赠与财产等,归个人所有。三是若双方有书面财产约定,则按约定处理。在分割时要遵循公平、合理原则,充分考虑财产来源、双方付出等实际情况保障权益。若出现财产分配纠纷,可协商、调解或诉讼解决。如果在非婚家庭财产分配中遇到复杂问题或不确定如何处理,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二、民法典非婚生子女权益如何保障
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。
首先,在抚养权方面,双方可协商确定抚养权归属,协商不成可诉至法院,法院会依据最有利于子女原则判决。不直接抚养的一方需支付抚养费。
其次,在继承上,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一样,是法定继承人,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。
再者,在受教育、医疗等权益上,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平等,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。
此外,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,都对其负有抚养、教育和保护的义务。若一方侵害非婚生子女权益,另一方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,比如要求支付抚养费、确认抚养权等,以保障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。
三、民法典中监护权如何确定非婚生子女
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。确定非婚生子女监护权,首先看孩子父母是否有关于监护权的约定,有约定从约定。
若没有约定,哺乳期内的非婚生子女,以其母直接抚养为原则。已满两周岁的子女,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,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。子女已满八周岁的,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。
此外,若孩子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,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,如向法院申请,经法院判决后获得监护权,比如祖父母、外祖父母等。总之,要综合多方面因素,以保障非婚生子女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确定监护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