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赠送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
赠送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分情况判断。若赠送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赠与人明确表示只赠与夫妻一方,该房产为受赠方个人财产;若未明确表示,则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,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
如果赠送发生在结婚前,一般认定为对受赠方的个人赠与,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判断时,关键看赠与合同等相关文件中有无明确的赠与对象表述,有书面证据能更清晰界定房产归属。如产生纠纷,可依据赠与合同及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房产性质。
二、受赠房产在什么情况下算夫妻共同财产
一般而言,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赠的房产,若无明确只归一方的情形,算夫妻共同财产。根据法律规定,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,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。所以,若赠与人明确表示该房产只赠与夫妻中的一方,比如赠与合同写明“此房产仅赠与[夫妻中一方姓名]”,那该房产就属于这一方的个人财产,而非夫妻共同财产。反之,若未明确只归一方,像未提及赠与对象或表述模糊等,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赠的房产,就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。
三、受赠房产怎样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
根据法律规定,若要认定受赠房产为一方个人财产,需满足以下条件。首先,赠与人明确表示房产仅赠与夫妻中的一方,比如在赠与合同中清晰写明“此房产仅赠与某某某(夫或妻一方姓名)”,并办理相关公证手续。其次,该赠与行为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但赠与人与受赠人约定为受赠方个人财产。再者,若受赠房产是遗嘱继承所得,且遗嘱明确表明该房产只归一方所有。在这种情况下,受赠房产才会被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,而非夫妻共同财产。需注意保留好相关赠与合同、遗嘱等书面证据,以备在涉及财产分割等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。